A+ A-
A+ A-

“小剑,这种草根不能吃,跟叔回家拿点豆面,先对付一阵子!”

快到中午时,一个中年人走过来。

他身材高大、瘦骨嶙峋、双目精亮摄人,穿短褐衣、赤脚。

王渊笑着摇头:“撼山叔,我挖草根不是为了吃!”

王撼山,原名王大山,入伍后不知谁帮改的名。

五年前解甲归田,比前身高一辈,五服内叔伯。

他入伍前两个儿子,退伍归来五年,又造了三个娃。

家里田地不多,租了族长三十亩地,一大家子日子紧巴巴。

匀出点豆面给他这个同族,等于从七口人嘴里夺食。

“吃草根有啥,村里老一辈人,哪个没吃过草根!”

王撼山瓮声瓮气,认为读书人爱面子,不承认没饭吃了。

王渊笑笑:“撼山叔,我挖不动了,你能帮我挖一会么!”

“你这身子骨太弱,挖这一点草根就累成这样,得打熬!”

王撼山摇头,抓过锄头一抡,泥土如犁地翻飞。

半个时辰,荒地被刨开一大片,水桶、竹筐装满草根。

王渊满脸欢喜。

“这孩子以前花天酒地,现在家败了草根都当宝贝!”

王撼山眼神怜悯,放下锄头离开。

剩下工作就省力多了:洗干净草根,在石臼里捣碎。

忙活半天,王渊累的腰酸背痛,才收集一桶碎草根液。

走走歇歇拎到泾河边。

见一处水底有鱼游动,王渊将豆麦面和水撒进去。

有鱼饵,鱼越来越多,王渊小心翼翼将草根液倒进去。

随着草根液扩散,一条条游鱼翻白肚皮,从水底浮了上来。

一条!

两条!

......

不大一会功夫,王渊捞了八条大鱼,十五条小鱼。

大鱼都在五斤以上,小鱼也在半斤以上,再小的就放生。

夕阳西下,王渊满载而归。

路过村东头四间茅屋、一个牛棚、篱笆扎成的小院。

“撼山叔!”

王渊喊了一声。

三个穿棉袄、棉裤、露着屁股蛋小娃娃从屋里跑出来,好奇又怯懦的看着穿长袍的王渊。

“王渊啊,你叔刚出去,有事啊?”

屋子里,一个面容枯黄女人走出来,浑浊眼神带着戒备。

“红婶,撼山叔下午帮了我,送几条鱼给你们吃!”

王渊拿出两条大鱼、六条小鱼放在门口离开。

“啊,这太多了,太多了,王渊你拿回去吧!”

红婶戒备眼神变成震惊。

这年月缺吃少穿,接济亲人也不过一点杂粮。

谁一下子送十多斤鱼。

就是村里最有钱的族长家,过年也舍不得买这么多鱼。

这么多鱼拿出去卖,差不多好几百文,这礼太重了。

她想不通这败家子,为什么要给她家送这么多鱼!

“我还有!”

王渊头也不回走了。

“鱼、鱼!”

三个小娃娃围着八条鱼开始流口水。

红婶眼神挣扎,想把鱼杀了煮给孩子吃,又舍不得不敢。

不多久,王撼山、两个儿子回来。

红婶焦急道:“当家的,王渊说你帮他了,刚送来这么多鱼,你到底帮他干了什么,他送你这么多鱼!”

“我就帮他挖了一会草根,他哪来这么多鱼?”

王撼山看着八条鱼一脸怀疑:“你没看错吧,真是王渊送来的?”
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